TCP报文格式讲解:
source port源端口号端口号是传输层对上层服务的一种映射(标识),传输层是通过端口号来识别上层的服务.其中源端口号:会话发起方的源端口号随机选择(>=1024且未使用),其用于标识本地的上层服务及区分会话.
destination port 目的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其作用是指定会话对等体需用什么上层协议来读取数据.
sequence number顺序号顺序号确定了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流中被除数封装的数据的在位置.例:如本段数据的顺序号为1343,且数据长度为512,那么下一数据段的顺序号为1342+512+1.
acknowledgement number确认号确认号确认了源点下一次希望从目标接收的序列号
header length头部长度4个比特,一个比特位表示一个单位长度(4个字节).其表示数据的起点在哪里.
reserved保留字段没有使用
code bit代码位它们用于数据流控制和连接控制.其分别为:紧急位,确认位,推进位,复位位,同步位,结束位
windows窗口用于流控制
checksum校验合对整个数据段进行校验
urgent紧急指针只有代码位中的紧急位被标记时才使用,其用于指明紧急数据的结束位置.
options可选项
data数据
传输层协议的比较:
TCP:是面向连接,安全可靠的传输机制.在数据传输前先要建立会话,并且在会话过程中有相应的确认机制.其传输效率较低,准确率高
UDP:是非面向连接,不可靠的传输机制.在数据传输前不需建立会话,在会话过程中无确认机制.其传输效率高,但准确率不高
IP报文格式讲解:
version版本目前使用的是IPV4,IPV6还未大规模使用
header length头部长度表示报头的长度,每1个比特表示一个长度单位(4个字节)
priority & type of service优先级与服务类型用于QOS,
total length总长度整个IP报文长度.1个比特位表示1个字节.2的16次方表示65536个字节,即IP包最大为65536字节
identification标识符
flages标记
fragment offset分片偏移标识符,标记,分片偏移三者一起用于IP报文的分片,其受MTU的影响.标记,3个比特位,第1位没有使用,第2位是分片位,"0"表示可分片,"1"表示不可分片.第3位,"1"表示还有后继分片,"0"表示无后继分片.
time to live生存时间IP报文的生存周期
protocol协议号用协议号来标识本层或上层的协议.如ICMP为1,TCP为6,UDP为17,OSPF为89等
header checksum校验合
source ip address源IP地址
destination ip address目的IP地址
options可选项
data数据
ARP地址解析协议:其作用是:已知对方的IP地址,求对方的MAC地址.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作用:已知自己的MAC地址,求自己的IP地址.